近年来,缙云法院不断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的“主战场”和“桥头堡”作用。壶镇法庭作为该院唯一派出法庭,曾获评“省级模范五好法庭”“全省政法系统十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记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2次。主要做法:一是前移纠纷化解关口。针对法庭数量有限,辐射面不足问题,在矛盾纠纷多发的3个乡镇,成立驻点审判服务站,实行法官包片区联系机制。积极参与辖区内突发性事件处置,协同党委政府稳妥处置非正常死亡、集体讨薪等涉稳性、群体性事件6起。联合县司法局、工商联成立壶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选派经验丰富的专职调解员2名驻庭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现已成功调解案件368件。二是服务辖区民营经济发展。加强与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推动出台《关于工业企业抵押物拍卖处置相关问题专题会议纪要》《缙云县规范工业企业厂房租赁行为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解决民营企业资产处置难题。研判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法律问题,帮助企业提高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能力,现已发送针对性司法建议4个,采用率100%。主动走访辖区民营企业,今年以来,已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6次,联合“缙云创客学院”为民营企业授课3次。三是开展全域普法宣传。与辖区村委会联合举办专题讲座、“三农”问题法律咨询等多种方式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引导村民合理合法解决矛盾纠纷。联合司法局,将壶镇法庭纳入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定期为老年大学、中小学开班授课,开展法制宣讲,提供法律咨询等活动3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等社会各界群众走进法庭。2017年以来,已开设“模拟法庭”13次,邀请辖区内坑沿小学、唐市小学等近千名学生接受“亲历式”法制教育。(缙云法院 杨淑瑶 边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