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团队运行效率,缙云法院立足实际,通过人员重组、资源重配、职能重设,按照“1+1+1”模式探索建立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24个审判团队,变法官“单枪匹马”到团队“集体作战”。主要做法:一是构建团队设置新格局。保留原有科室建制,实行人事管理和业务管理两条线。根据职能分工和审判权运行规律,将组织架构整合为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司法政务四大模块。诉讼服务中心下设综合服务、诉调对接及送达保全三个小组,为当事人及法官提供除庭审以外的诉讼服务事项。审判团队集结民商事审判力量,分设民事简案组、民事繁案组、综合审判组和派出法庭组,根据案件类型、管辖区域实行团队式办案。二是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实行诉前大调解模式,组建以未入额法官为主导的专职调解团队,同时建立“流动调解员”参与调解制度,加强个案调解力量,提升诉前纠纷化解效果。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和随机分案,简案组分流审理院机关80%以上婚姻家庭、借款纠纷等简单案件,明确建工、林地承包、股权、涉外等19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繁案组承接审理。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综合后勤部门抽调5名干警编入审判团队,优先保障办案一线力量。按照“强+弱”或“弱+强”的标准组建审判团队,即业务能力较强的法官配备资历浅的法官助理和司法雇员,或业务能力较弱的法官配备经验丰富的法官助理和司法雇员,实现团队内能力互补,团队间力量均衡。充分利用就业见习政策,成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首批安排2名高校毕业生开展导诉、文印等辅助工作,并陆续增补至30人,最大限度弥补人力资源的紧缺。四是完善配套制度。出台诉讼中心工作管理、诉调对接、繁简分流、文书送达、财产保全、专业法官会议等6项配套制度,梳理诉前、诉中各个环节工作流程,明确界定各团队及成员职责,促进法官办案权责统一。(杨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