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7日在丽水市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军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省高院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服务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高扬“丽水之干”行动奋斗旗帜,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永做奋斗实干的新时代“挺进师”
市委召开法院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从党委层面部署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作后,全市9个县(市、区)党委相继召开法院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各方对法院工作空前支持,司法环境空前优化,为新时代丽水法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去年,市委聚焦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最急难愁盼的问题,总结推广“景宁做法”,在全市部署开展执行终本案件出清专项攻坚行动。依靠各县党政“一把手”挂帅、全县“一盘棋”统筹,全市法院迅速凝聚起求是挺进、攻坚克难的最强战力。这场由党委直接领导的执行破难“人民战争”,累计出清执行终本案件10483件25.9亿元,其中10年以上积案2659件、20年以上积案485件,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司法获得感。
全市法院牢牢把握、持续放大党的领导优势,站稳群众立场,从降低解纷成本、提升诉讼体验、提高司法认同、强化裁判兑现、加强内外监督等维度,扎实推进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奋力打造“四个高地”。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获评“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2022年,全市法院收案52847件、办结52296件,其中市法院收案3363件、办结3347件。全市法院在省高院案件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得分排名全省第三,全市基层法院“当事人满意度”指标排名全省第一,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市法院涌现市级以上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142名,其中全国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5名。市法院荣获全省法院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成绩突出唯一记功集体;景宁县法院被最高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并获全省法院二等功,龙泉市、遂昌县法院获评“全省突出贡献法院”;莲都区法院应建勇同志先后被追授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浙江骄傲”年度人物和“全国优秀法官”等称号。
二、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全力护航“两个先行”山区实践新篇章
切实维护社会平安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丽水。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274件,判处罪犯3318人。严惩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审结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犯罪案件87件。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25件。保障群众“出行中的安全”,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323件。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安全”,审结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案件370件,涉案金额16亿元。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7件,判处罪犯60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减刑368人、假释140人。开展涉诉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信访积案129件,其中10年以上40件。丽水市诉讼领域信访问题整改案例入选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总示范榜。云和县法院积极打造“无信访积案法院”,实现信访案件动态清零。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国企民企、大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妥善审理涉企纠纷11699件36.2亿元,让企业和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据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丽水2022年度解决商业纠纷时间指标、收回债务所需时间指标均居全省第二。制定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出台“助企纾困”十项举措,以法治方式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提振信心、健康发展。与市工商联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在上海市丽水商会等设立商会“共享法庭”23个,深化助企服务;联合丽水银保监分局设立金融“共享法庭”38个,强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120件,涉及债权43.3亿元,促进市场资源高效配置。市法院与庆元县法院在某竹木企业破产案中,联动开展破产重整,帮助企业重生并清偿债务6900余万元。开展低效用地处置专项行动,盘活土地625.7亩,助力解决招商引资用地紧缺问题。
夯实人才科技司法保障。聚焦服务“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设立全国首家人才科技保障法庭和覆盖各县(市、区)的9家人才科技司法服务保障中心,推动涉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企业民商事纠纷“一站式”诉前化解、集中审理、高效兑现,办结案件579件5.8亿元。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改革,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937件。莲都区、云和县法院经最高法院批准获得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权。市法院制定《关于为丽水市“山”字系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龙泉市法院承办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陶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促进创新创业创造。
全面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推我市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新收一审行政案件413件,同比下降8.6%,全市行政机关败诉率连续两年正向排名居全省前三。联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建立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出庭应诉评价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实际出庭应诉率97.7%。开展房屋土地征收补偿等重点领域行政案件专项调研,发布分领域分层级行政审判白皮书,促进依法行政。依托“共享法庭”服务“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入选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标志性成果100例。
筑牢生态安全法治屏障。坚定扛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的法治担当,助力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审结环境资源案件405件,其中刑事案件53件、公益诉讼案件39件。市法院在一起滥伐林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责令被告先行在适宜种植时间履行补植义务,保障森林生态环境功能及时恢复,入选最高法院第37批指导性案例。市法院在黄某某破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咏归桥民事公益诉讼中,将生态产品价值损失纳入赔偿范围;青田县法院在一起非法采矿案件中,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作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依据,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应用实践。庆元县法院设立百山祖人民法庭,联合相关部门设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护航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
三、聚焦聚力“感受公正”,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公平正义新期待
着力降低群众解纷成本。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让更多司法资源下沉基层,推动大量纠纷“零成本”“低成本”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当地,全市法院收案数同比下降7.7%。全市法院人民法庭从11个增至20个,缙云县委为新设的3家人民法庭集中揭牌,为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发挥“共享法庭”原创地优势,2328个“共享法庭”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开展“百名法官进百家共享法庭”“千名庭务主任进法院”等活动,努力打造“共享法庭”最佳实践应用地。全市“共享法庭”共开展普法活动864场,指导调解6063次,化解纠纷5358件,3家“共享法庭”获评省级示范性“共享法庭”,青田县祯埠镇作为全省唯一的乡镇代表在省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遂昌县发挥求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力量,打造“共享法庭”专职庭务主任队伍。
强化民生权益司法保障。用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审结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家事案件3524件,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坚决反对家庭暴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43份,家庭教育指导令24份。审结人身损害、医疗损害、交通事故纠纷等案件1895件,维护群众生命健康权。审结劳动争议案件348件,帮助943名劳动者追回欠薪2368万元,2个案例入选“治欠薪、助共富”浙江法院依法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聚焦“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妥善审结涉房地产案件417件,让市场安稳、群众安居。市法院和莲都区法院妥善化解某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保障某小区楼盘顺利交房,让3000多名购房者吃下“定心丸”。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退役军人纠纷多元化解和诉讼服务保障机制,审结涉军案件7件,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44万元,发放司法救助款175.4万元。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努力把是非判清、规则判明、人心判暖,力求“法结”“心结”同解,引领社会向上向善新风尚。市法院依法对在高速公路上,勇救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社区矫正对象减去有期徒刑六个月,并缩减缓刑考验期十个月,鼓励见义勇为。莲都区法院在一起滑倒损伤纠纷中,认定善意提供避雨场所的某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鼓励善意施惠。庆元县法院在吴某某醉驾躲避检查受伤案中,判决执法交警不承担赔偿责任,促进遵规守法。松阳县法院对诉讼中故意隐瞒借款已清偿的王某,以虚假诉讼罪判处刑罚,让不诚信者付出代价。
聚力全面兑现胜诉权益。前端提升信用治理效能,构建法官全过程督促履行机制,完善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全市法院自动履行率50.6%,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聘请“诚信奶奶”陈金英担任“诚信履行代言人”,引导教育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深化“诚信履行贷”运用,推送诚信履行名单84个,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18笔3567万元。中端强化强制执行刚性,全市法院执结案件26497件,同比上升10.2%,执行到位金额40亿元,同比上升33.7%。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发布通告,敦促失信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主动履行。严厉打击拒执犯罪,判处拒执罪121人,同比上升26%。后端规范有序退出机制,推进“执转破”80件,对52名自然人开展个人债务重整,化解执行案件513件。市法院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合理减免利息机制,为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等被执行人减息让利4005.6万元,化解涉金融执行案件2738件,实现金融债权2.3亿元。
四、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竭力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跨越发展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纳入“四类案件”监管1320件,有效防范办案风险。建立全市法院案件质量常态化交叉评查机制,评查案件3615件,倒逼办案规范、质量提升。扎实推进执行队伍变革重塑,构建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执行员、法官助理、司法警察等人员为辅的工作体系,执行条线员额法官从21人增至48人,推动执行工作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强化司法人员履职保障,打击扰乱诉讼秩序行为29件27人。查处虚假诉讼案件228件,追究刑事责任6人,坚决维护司法权威。
扎实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等立体化、多元化登记立案新模式,全市法院当场立案率98.3%。积极落实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任务,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促进裁判尺度统一,全市法院服判息诉率92.1%,全省第一。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85.1%的民商事一审案件通过简易程序、小额程序快速便捷化解。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当事人自主选择管辖法院”为核心的行政案件管辖制度,当事人选择异地管辖203件,有效提升行政审判公信力。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准确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证据裁判原则,有效推进庭审实质化,侦查人员、证人、鉴定人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等“四类人员”出庭率全省第一。
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司法公正在线”,完善监督、反馈、整改闭环工作机制,构建“司法公正度指数”评价体系,让司法公正更加可感、可见、可及,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被省高院向全省推广。上线以来,全市法院共赋码案件6.9万余件,收到评价13839条、意见建议2164条,来信来访同比减少61.6%。深化行政案件全域智治集成改革,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形成“行政接访打头、协调化解在前、行政诉讼断后”的工作体系,全市行政争议诉前化解率61.9%,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在第六次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得到肯定。在松阳试点开展“人民法庭+共享法庭基层解纷一件事”改革,打造有秩序、可视化、低成本的递进式解纷场景,推动矛盾纠纷精准分流、前端化解。在青田试点开展“涉侨解纷一件事”改革,完善“海内海外联动调解、线上线下多元共治”工作格局,被最高法院写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涉外审判工作报告,并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
五、全面从严治党治院,致力打造媲美绿水青山的司法生态
以政治建设铸造忠诚本色。扎实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丽水之干’谱新篇”学习实践活动,层层递进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红耀绿谷、强基共富”工程,依托“党组压实、支部做实、党员落实”党建“三实”工作法,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全域党建”新格局。健全基层院长“一季度一夜学”机制,建立行政审判、“执行先锋”等跨层级条线临时党支部,促进党建业务互融共促,确保执法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以能力建设锻造卓越素质。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与杭宁温法院开展司法领域山海协作,与市委党校、杭州师范大学等院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升干警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变革能力、执行能力、团队能力。定期举办“卓越丽法”讲堂,开展岗位大练兵、庭审和裁判文书竞赛等活动,实现全省审判业务专家零突破。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打造让“群众有感”的司法文化,让“干警有感”的机关文化。龙泉市法院高标准建成龙泉司法档案博物馆,入选“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增强法治文化自信。注重司法调研,承担或参与省级重点课题15个,居全省法院前列,调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121个,其中国家级42个。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确保法院事业薪火相传,市法院选拔中层干部18名,推荐3名干警到基层任职。
以作风建设塑造清风正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扬斗争精神,深化“清廉建院”,推动作风建设更加“严紧硬实”。推进谈心谈话全覆盖,常敲反腐警钟,促进源头守廉。集中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坚决筑牢反腐堤坝。严格遵守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让拒绝过问成为规矩,让随时记录成为习惯,不断优化司法生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六、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着力践行司法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坚决贯彻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就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接受专项监督,认真落实审议意见。邀请代表参加会议、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616人次。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在市法院高规格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市法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自觉。松阳县人大常委会作出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定,监督和支持法院执行工作。
认真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向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认真办理市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改进自身工作。
依法接受纪检监察和检察监督。依法接受监察机关对法院工作人员的监督,坚决支持市纪委市监委派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能。支持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邀请市、县检察长列席审委会40次,办理检察建议197件,审结抗诉案件25件,依法改判7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深化司法公开,召开新闻发布会10场,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111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信息1370条。上网裁判文书22890份,直播庭审10980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审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96.5%,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与市律协召开座谈会,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促进公正司法的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法院的发展进步是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市监委依法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支持,政法各单位支持配合,代表委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法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司法理念还需进一步提升。少数干警对政治与法治、大局与办案的关系把握还不够精准,还存在就案办案的情形。二是实现感受公正还需进一步发力。解纷成本还不够低,案件质效仍需持续提升,切实解决执行难有待继续巩固,离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差距。三是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队伍能力素质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还有差距,复合型审判人才的培养力度还需加大。极个别干警存在纪律作风问题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司法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予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的关键之年。全市法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全面系统落实“八个必须坚持”,以永做新时代“挺进师”的奋斗实干,全面深化“四项建设”,纵深推进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不断加快新时代法院现代化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建设新局面贡献法院力量。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强化政治统领上实现新提升。坚持政治立院,推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司法公正感受度再提升十大行动,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贯彻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在护航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上扛起新担当。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优化十大行动,为丽水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增添浓厚法治底色。完善惠企、暖企、稳企、护企、安企司法政策措施,建立定向联系企业家代表委员机制,推进涉企纠纷化解便利化,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围绕“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建优建强人才科技保障法庭,完善人才科技司法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法治环境。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行政案件全域智治集成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丽水、法治丽水建设。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在深化公正有感上书写新篇章。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公正感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红色人民法庭集群,发挥人民法庭和“共享法庭”叠加优势,深入推进基层解纷一件事改革,方便群众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矛盾纠纷。探索推动“共享法庭”和代表联络站、“民生议事堂”融合发展,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赋能增效。围绕民生福祉,依法审理涉教育、医疗、就业、住房、食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案件,健全完善“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在建设现代化法院上开创新局面。
五是坚持自我革命,在锻造卓越“挺进师”上展现新作为。开展队伍现代化建设再发力十大行动,为新时代丽水法院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坚持严管厚爱,加大年轻干部、审执业务专家培养力度,培育一批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强的复合型法院干部,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坚定勤廉追求,以魏剑明、应建勇等先进典型为引领,打造丽水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官群像,全面展现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推动形成尊崇法官职业、支持法院工作的良好氛围,营造与丽水绿水青山自然生态相得益彰的司法生态。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法院工作更加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作出更大贡献!